close
 
昨天晚上去參加一個關於建築的講座 
是麗寶建設主辦的
場地在信義誠品
邀請到簡學義來當講師
我小小年紀不太知道他是誰
但去聽講座前據說是這期麗寶建設邀請來講座的人中最有名氣
難怪當天位子是坐滿滿的
 
 
我不是建築的專業領域
但既然聽了課就該有點心得
那麼來做點記錄吧
 
簡學義老師
 
經歷:
1980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 
1987年 成立竹間建築工作室 
1995年 收錄於日本Gallery Ma出版「世界的建 築家581人」之一
 
據說他的代表作是鶯歌陶瓷博物館
我國小戶外教學的時候去過
當時雖然是去看陶瓷作品、歷史和玩陶土
但是建築的設計和光影似乎比較吸引我
老師在帶領學生說著陶瓷的歷史時
我脫隊偷溜到中庭的廣場滿意地欣賞樓層的設計和透過玻璃穿透鏡來的光線﹝﹝哈哈小鬼
摁摁好像是被稱為「光的遊戲盒」吧
 
 
 
 
老師先由他對建築的定義來起頭
引用他欣賞的建築師說過的話來表示
(例如勒•柯比意、路易•康、和他無法念出名字的印度人)
他表示關於建築對人類的重要性和定義
雖然老師的用詞太過專業
用建築史(或藝術史)和老師信仰的老子說的角度在傳達
使好多人無法跟上老師而分心或打瞌睡
但是仔細聽老師想傳達的內容
會發現這些可是大學問
關於態度和思考角度的問題
是不止可以套用在建築上的
我可是為了不要睡著而卯起來仔細聽的呢!
 
 
 
接下來提了些建築從包浩斯的影響以後的發展
從自然主義(鳥巢)開始往後一堆主義
包括形式主義、現代主義、有機主義、代謝主義、
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新結構主義、新自然主義、
最後再回到自然主義
想表達的就是回到本質
人類從原本追求形態到往後學習自然
也經歷了解構和再建構
想仿效自然
最後忠於自然
 
 
認為做建築不只是形式上的追求
人們想出了不同的形狀、更帥氣的外觀
都不是作為建築和人們生活容器的必需
更是沒有內涵和情感的設計
 
 
再來老師介紹了他自己的歷年作品
老師介紹很多但是我沒辦法一一解釋
而且有些是老師沒有獲選的競圖所以用瀏覽器找不到
我聽完講座回來才發現那些圖片好珍貴啊!
難怪當時現場的聽眾都拿起手機拍照
 
 
從剛開始的陽明山簡宅
談論了本質的傳達和石材的關係
 
 
我喜歡老師利用光線營造空間的穿透性〜
 
 
 
 
 
宜蘭二二八紀念物
 
老師還讓我們看了在這件作品之前參加政府發起的二二八紀念碑的競圖
再介紹10年後為宜蘭設計的二二八紀念物
雖然政府發起的沒有獲選
但之後在宜蘭設計並建造的這件作品我則是比較喜歡
老師思考了時間的流動
民眾和家屬的心情都已經是平緩許多
所以用平靜的水面來將一切沈澱
而紀念文放在地下室
 
 
 
將紀念文印在走道兩邊的玻璃上
再以流下的水作為背景
而光從走下的樓梯穿入
以教堂的形式呈現
 
 
 
 
接下來是大家都知道的台北美術館
不是全部都是老師設計的
老師是被委託設計這個透明的走道
當時跟花博一起建造的
為了讓南邊出口的人也可以進來參觀
因為會打亂參觀路線而不能直接讓參觀者從南邊的入口進入
所以藉由這個透明走道將人們引導到前門讓參觀者進入參觀
 
 
依樣藉由透明和不透明的穿插讓光線可以穿透空間
我超喜歡這樣明亮的空間!
但是好一陣子沒有去北美館我也都從正門進出所以沒有去走走看~
 
 
 
老師還有給我們看他參加北區和南區流行音樂中心的競圖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怎麼找都找不到...
我很喜歡北區流行音樂中心的設計
老師設計一道超高超長的長廊
一樣是樹立高高的長方體流動白柱
形成氣派又不過華麗容易親近的空間
一道道間讓光線穿透和空間有了連接對話
製造大群人潮得以聚集流通的場所
 
但是可能老師是沒有獲選的吧?
現在找到的競圖不是老師設計的...
雖然不是說現在看到的不好但是我一開始是愛上簡學義老師設計的壯觀長廊
所以開始覺得當時怎麼不也把老師的競圖拍起來呢...哭哭
 
 
 
 
 
 
簡學義老師似乎還有好多作品想讓我們看
但是時間不夠一到了九點半就有人開始慌張地離開
從原本小聲緩慢似乎是害羞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講起
到後面快速完整自信的講著自己的作品
難得可以分享自己的用心設計,老師應該很痛快吧
雖然時間不夠
 
我也是原本對簡學義老師沒有多少認識
聽了講座才知道原來我知道的一些建築設計是老師的作品
而且真的很喜歡老師的設計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